主任谈心——学生资助是重要的育人平台

发布日期:2019-01-04 18:11 来源:潜江市教育局

主任谈心栏目    

大家好,今天的“主任谈心跟大家聊一聊资助育人的话题。大家知道,自2007年以来,我们国家的学生资助突飞猛进,实现了大踏步的前进。目前,在各级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资助事业从顶层设计到具体落实都实现了成熟稳固的发展。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学生资助也一样,资助只是手段,目的在于育人。 学生资助不是简单地给钱给物,我们不仅要保证学生“上得起学,还要让学生上好学,我们既要做雪中送炭的使者,也要做苦口婆心的讲者,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核心,强化受助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两项能力,加强励志教育、诚信教育、感恩和社会责任感教育三项教育,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为他们的兴趣培养、能力提升、视野开阔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资助过程中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认为,我们资助育人有三个方面的优势,就是“工作有抓手、过程全链条、成效易反馈。第一,工作有抓手,是指我们的工作是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国家用真金白银在帮助贫困学生和家庭摆脱困境,让公平教育的光辉灿烂每个家庭,这充分体现着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此,我们更能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资助过程。第二,过程全链条,是指我们的资助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时一地,国家已经建立起覆盖学前至研究生教育全学段的资助体系,我们能相对精确地看着一名名贫困学子一步步成才,全过程关注学生的成长,也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第三,成效易反馈,俗语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父母的教育、生活的磨砺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早早地具备了自立自强、谦恭善良、勇于担当、知恩感恩的良好品质,我们的资助育人更多地在于释放学生的潜力,开阔更广的视野、培养更多的兴趣、树立更自信的心态,受助学生成才并反馈的机制也较容易形成。     那么要实现资助育人,我们资助工作者应有哪些本领?我觉着,起码要有三个本领: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资助事业已经开始脱胎换骨、提档升级了。“解困入学毕业的单向模式要加快向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转变。这个转变,广大学生资助工作者要铭记于心,脑子里不能只想着发多少钱”“给多少物,而是要思考怎么发钱”“怎么给物”“上学后怎么成长成才”“成才后怎么服务他人报效国家 从事学生资助本就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我们向困难学生提供的除了物质上的资助,还有看不到、摸不着的精神支持和情感鼓励。“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就应该把人民的疾苦当成自己的疾苦,把人民的冷暖当成自己的冷暖吗? 有方法。 比如,在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中,国家助学金的基本用途是补助生活费,是国家无偿提供的,因此对学生来说就多了一层感恩的附加值,将感恩教育融入国家助学金的具体工作中,既合理又有效。国家奖学金有鼓励争先创优、尊重人才的附加值,国家助学贷款有培养诚信意识的附加值,勤工助学有培养自立自强、尊重劳动的附加值,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类政策有引导就业观的附加值,各项资助措施普遍具有增强学生和家长爱党爱国意识的附加值。 学生资助是重要的育人平台,希望大家积极行动起来! 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路上,少不了资助老师们的悉心陪伴,不仅有资金和物质上的帮助,还有他们的鼓励和教导,感谢他们无声的陪伴,为他们点赞!    


相关文件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