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清明 一样的精彩

发布日期:2020-04-16 14:46 来源:潜江市教育局

清明是是踏青赏春、纪念先人、抒发诗情的大好时令,是宝贵的文化资源,是重要的教育载体。今年,我市第十二届“清明诗会”活动并未因疫情中断,各地各学校通过形式多样的线上活动,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生命健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

一、喜迎美好春天,陶冶健康身心

“春城何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在这个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时节,各地各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对生命的歌颂,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市实验小学师生通过制作青团、子推饼、荠菜鸡蛋等清明美食,用劳动成果喜迎春天;通过白字黑字,用书法作品歌颂春天。活动参与度很高,大家纷纷晒出自己的作品。

 

 
德风学校组织学生用照片记录春天,发现生活中的美。红色的梅花、粉色的海棠、黄色的迎春花……一幅幅摄影作品组成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周矶逸夫小学的学生,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清明时节草长莺飞,桃红柳绿,风筝飞舞的美好图景。

 

二、线上祭英烈,厚植爱国情怀

习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以医务工作者为代表英雄们,书写了可歌可泣的抗疫篇章,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各地各学校组织学习他们的事迹,传承他们的精神,向他们致敬。王场小学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线上浏览战“疫”英烈录,学习王兵、冯效林、江学庆、刘智明、李文亮、张抗美、肖俊、吴涌、柳帆、夏思思、黄文军、梅仲明、彭银华、廖建军等14名牺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首批烈士的英雄事迹。同学们深受教育和感动。

 

没有革命先烈的无悔牺牲,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园林五小组织了“传承英烈精神,立志报效祖国”线上主题班会,通过线上观看英烈事迹视频、组织代表发言,让学生感受革命先辈精神力量的伟大。

绿色“云祭扫”,不变是哀思。市特殊教育学校指导家长和学生一起,在中华英烈网、湖北文明网等网站,通过线上献花、祭扫、留言寄语等这一更加环保、文明、时尚的方式,追忆英烈、寄托哀思。

三、诵读中华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清明诗会”是我市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载体和品牌活动。今年,各地各校以继续诗歌为载体,开展线上“经典诵读”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师生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总口管理区小学组织学生录制抖音小视屏,并使用虚拟清明背景的动图特效,同学们不用出门置身实景之中,就能体会“清明时节雨纷纷”的画面,十分生动有趣。

钟市小学积极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中国文明网”“我们的节日栏目”中,学习清明节的起源、传说、民俗,选择其中的美文和诗篇进行朗读,并拍下完整的朗读视频或音频,同学们参与度很高。

诚明学校开展线上诗朗诵,将学生的优秀朗诵作品和具体诗词赏析发在校园公众号上分享大家共同学习欣赏,引来众多家长的浏览和转发。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词赏析

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可是诗中的“行人”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孤独、凄凉的,再加上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情绪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然而“行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人和酒的热流之中。于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杏花林。诗歌的结句使人感到悠远而诗意又显得非常清新、明快。

 

不一样的清明,一样的精彩。

各地各学校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引导学生、

珍爱健康生命、

厚植爱国情怀、

弘扬传统文化。

 

 

同学们纷纷表示,

要坚定理想信念、

勤奋学习知识、

锻炼强健体魄,

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关文件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