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全国名校先进经验 促潜江教育高质量发展——潜江市新高考高级研修班赴河南、山东等地考察学习

发布日期:2019-11-04 09:06 来源:潜江市教育局

为全面了解全国各地高中学校课程建设、高考备考管理、高校自主招生等方面的情况,学习借鉴全国名校及高考改革先行区的宝贵经验,有效落实“新高考”的各项要求,加快推进我市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10月28日至11月2日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华带领全市各高中学校校长、相关科室和二级单位负责人赴河南、山东和武汉等地研修考察。

10月28日,考察组举行了简单的开班仪式陈华,此行考察学习的学校都是全国的名校,这些学校在高考备考及高考综合改革工作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产出了大量科学有效的实践成果。全体学员要端正学习态度,珍惜学习机会,深入参与研讨交流,把这些名校的经验和做法学深、学精、学实,不断转化为我们的实践行动,为推动我市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0月29日,考察组来到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郸城一高始建于1951年,现有教职工705人,其中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特级教师8人,博士1人,硕士146人,高级教师151人。2015年至2019年平均每年有38名左右学生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其中2019年有43名同学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考察组一行参观了学校校园,走进教师办公室与学科教师、班主任、年级主任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通过听取介绍、实地交流考察组一致认为,该校扎实的常态集体备课活动、科学务实的教学评价体系、规范有序的学生习惯养成管理、一年备考变成三年备考的备考理念确实值得认真学习借鉴。

10月30日,考察组一行来到山东省实验中学——新航实验外国语学校,这是山东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新办的一所学校,耗资8亿元,占地227亩。考察组参观了学校校园,走进了学生寝室、食堂、教室、体育场、教师办公室等场所,优美的学校环境、高大上的建筑设计、严谨精细的学校管理,无不令考察者惊叹。该校校长林宝磊从七个方面介绍学校的办学思路,即务实先进的办学理念、立足科研的师资培养、以生为本的教育体系、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优质高效的教学模式、多元科学的培养机制、亮点凸显的国际教育。教务主任丁兆华重点介绍了新高考选课走班以及师生管理、评价等方面的经验,特别是他们的精准教学让大家很受启发,能够做到有效讲解精准到每节课,高效演练精准到每道题,备考研究精准到每个变化趋势,发展引领精准到每个学生。

11月1日,考察组来到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第一高级中学,该校占地面积500亩,现有学生5700人,是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全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中心实验基地,潍坊市五星级学校。考察组参观学校校园后,副校长李继芳从办学体制、办学宗旨、发展愿景、教师队伍建设、学生规范管理、高考备考策略等方面介绍了有关情况,该校精细的备考管理、精准的信息化备考诊断、严谨务实的校本教研体系给考察者留下深刻印象,该校高中新生是电脑摇号招生,生源质量并非全市最佳,但是每年高考成绩斐然,这都得益于其灵活的办学体制、规范的管理模式、敬业的教师团队、科学的备考策略。

11月2日,考察组来到了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武昌实验中学创办于1920年,是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省级示范学校。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同志曾为学校题词:“弘扬‘实验’精神,培养创新人才”,为新世纪实验中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该校是规范办学的典范,在校学生1600多人,每个班不超过50人,学校立足做精品、办精事、出精彩,该校每年有5人左右考取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有超过98%的学生升入一本院校,其中近50%的学生升入985院校,如此骄人的高考成绩令考察者佩服不已。副校长王拥军重点介绍了教师团队合作、备考研讨管理、学校课程建设以及新高考实施策略等方面的情况。

为期6天的考察学习,虽然旅途辛苦,但在这些先进办学经验、管理经验和教学经验的刺激下,学员们仍然精神抖擞,学习感触良深,收获满满。考察结束,但学习没有结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总结会上,局长陈华对此行考察作了全面总结,他要求各学校要在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优化学校课程建设、深入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细化备考工作的过程管理、科学应对新高考等方面作进一步的努力,真正把所见、所闻、所思、所得运用于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之中,从而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东进南扩、产城融合、四区联动、全域振兴”打造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市贡献教育力量。

供稿:市继教中心 杨希勇


相关文件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